5月27日,本报第二版头条发表通讯《初试商海的中学生宋睿》在读者中引起众多反响,当日报纸在有的单位被一抢而空。人们议论——
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符合与当今中学生心理生理相适应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到底从何而来;难度逐步升级的中小学教材利大还是弊大……
本报5月27日发表的《初试商海的中学生宋睿》,在读者中引起了一系列有关中小学教育问题的话题。
知名学者、原河南省社科院院长杨承训说,作为独特的“这一个”,宋睿涉足商海的行为,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学生下海,实验中学的所作所为更不是校方偶然的放任宽容,这篇报道之所以引起教育部门、家长乃至全社会的正视和思考,是它涉及了一个我国未来发展的大问题: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加快的脚步,知识经济时代在我国已经呼之欲出,现在的中小学生将是这一时代的主人。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应该区别于过去适应于未来。然而,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方法虽然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改革,但基本上是多年一贯制,远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传统中小学教育思想和教材教规最大的弊病是抹杀了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个性和创造性,而这些正是现代教育应该弘扬利用的基本素质。
河南省教委办公室主任崔丙建说,这天的《光明日报》在我们单位被一抢而空,光我就复印了好几份,推荐给同事和朋友。显而易见,《光明日报》不是在倡导“宋睿现象”,而是以这个典型事例推出一所学校的育人环境和教学意识。崔丙建在基层当过教师,后来多年从事教育行政工作,在教育改革问题上深有体会。他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中学教材下放小学、大学教材下放中学就至少有两次,造成目前教材与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及阶段性特征不相符合,使孩子们从小就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而这种充满压抑的心态到考上大学后突然释放,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些年来,大学校园里发生的一些不正常现象,我认为与此有关。他感慨道:去我们的幼儿园看看,哪个孩子不可爱,哪个孩子没有自己的个性?可进了学校就套上了高考的模子,十几年的高压下来,还有什么个性可言!如果再不改革,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创造性终将消失殆尽。他尖锐指出,教学方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向时间要成绩,目前相当多的学校这样做,这是最省力最没有创造性的重复学习法,是把压力交给学生交给家长的不负责法。而省实验中学的方法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限时教会,使教师承担了压力,施教者不动脑筋,不下功夫,根本做不到这些。
河南省教委基础处处长靳建禄对宋睿所在的省实验中学的情况比较了解。他说,这所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方法,实际是适应市场经济的素质教育的一种方法,是多年形成的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的学风,我们省教委一贯支持这种做法。其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历来的教育方针,只是如今不能片面的理解劳动是挖地当钳工,经商是劳动,修理电器、当家教、做秘书都是劳动,如果真正做到这个结合,毕业生就不会千军万马去挤高考独木桥。
曾经被评为郑州市优秀青年教师的任远,几年前就让品学兼优的儿子报考了省实验中学。有着母亲和教师双重身份的她,对自己儿子的学习却从不主动干涉过问,“通过学习完善和丰富自我,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更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自觉学习和为了父母学习完全是两种效果,实验中学能够帮助我们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让所有学生意识到命运在自己手里,这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基本素质。”她的儿子杨乐土和宋睿一个班,高考临近,杨乐土一场不落地参加自己喜爱的足球训练和比赛,还邀来北京电影学院的朋友,拍摄由他本人创作的一部电视剧。对此,做母亲的一点也不担心:“他自己心里有数,考试前越放松越好。”
“《光明日报》报道中肯定的是我们学校的愉快教学和45分钟教学法”,河南省实验中学校长李建民说,我们学校要求,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把教与学的内容在课堂上解决,学校不应该剥夺属于孩子的课外时间。至于宋睿经商,那是他个人的一种课余爱好,就像其他学生爱好踢球唱歌一样正常,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应该是多元的,不拘一格的。但是,中学阶段的学生,学习依然是主要任务,是中学生的天职,我们做到的,其实只不过是把学业与个人爱好统一起来罢了。
有关人士说,社会是最好的课堂,发自内心的愉快学习是掌握知识的最大动力,这些简单的道理却被我们的应试教育在浑然不觉中抛弃。正如杨振宁先生所言:“大陆教育的一个弊端,就是学生不能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学生自由自在的童年都被应试这个庞然大物吞掉了。所幸的是,如今素质教育已被有关部门提上了议事日程,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目的,而不是以对付考试为目的的呼声越来越高。什么是素质?不久前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一所中学考察时,引用了一位老教育家的精彩断语:“当你在学校里学到的一切东西都忘光以后,剩下的东西就是素质。”
但愿我们的孩子童年、青少年的记忆里,不是只有考试。